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可能无法正常浏览,您可以选择
【文| 黑鷹光伏 劉洋】
光伏洗牌進入深水區,而且會在2025年愈發激烈。結合多種要素判斷,接下來的一年裏,光伏產業將出現最為複雜和慘烈的競爭局麵。如何未雨綢繆,如何做戰略布局,如何合縱連橫,如何把握進擊的速度等等,都極大考驗光伏企業的功力。再次強調,“洗牌”從來不是貶義詞,而是一個希望產業和充分競爭產業的必經階段。風物長宜放眼量!光伏終究是坡長雪厚的大賽道,星辰大海,未來可期。當然,這僅是一家之言,僅供朋友們參考,產業及市場的競爭終究是在動態中進行的,歡迎大家一起探討拍磚。
【1】供需整體依然嚴重錯配之下,產能出清將極為煎熬殘酷。從過往五年中,光伏製造環節(公告)投資超34000億。截止目前,光伏主產業鏈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的產能分別達到1447GW、1160GW、1193GW、1428GW。對比CPIA預測的2024年全球新增裝機上限,理論產能消化周期超過3年以上。一邊是避免惡意低價競爭及“產能出清”的行業呼籲,一邊是“卷不死”的產能瘋狂加碼。進入2025年至今,近700億產能紛紛推進;此外全國光伏產業有超30個項目密集公示,總規模近200GW;同時,超過10個、超35GW項目簽約落地。真是死道友不死貧道!2025年,多方利益膠著之下的產能出清,必然是各路企業間你死我活的較量。
【2】搶裝潮如火如荼,但下半年政策的階段性“紅利”消失,裝機量很可能麵臨極速下滑,組件價格或將從0.8元/W腰斬至0.5-0.6元/W區間,洗牌更為慘烈。眾所周知,5月1日是分布式光伏新老政策的分界點。6月1日是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時間節點。電價市場化改革的政策目前已催生了光伏行業近十年來最猛烈的搶裝潮。近期組價價猛漲,價格中樞正在向0.8元/W區間靠攏。硬幣的另一麵,2025年的 430 、 531 政策節點,亦如同懸掛在光伏企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節後劍落。
這場政策驅動的搶裝狂歡,或將在下半年再次引爆供需極度失衡的定時炸彈。簡單來說,當前價格上漲帶動的產能釋放雖暫時緩解供應緊張,卻為市場埋下更深層次的風險——當政策窗口期紅利消退,需求側可能麵臨 高空跳水 ,價格支撐機製或將再度崩塌,形成 漲價去庫存、跌價毀市場 。注意,2025的下半年,裝機量很可能麵臨極速下滑,組件價格或將從0.8元/W腰斬至0.5-0.6元/W區間,這種劇烈波動將給一些企業帶來巨大經營風險,到時必將又是一輪慘烈洗牌,很多企業會在下半年出局。
總裁李振國近期就分析:“我不認為現在的價格短期反轉情況,就是行業整體好轉不同了,其實都是一種修複。大家從虧現金轉到了完全失血狀態,有些企業以為隻要跑的快,就能讓別人退出,但企業在失血狀態下跑,失血越多。這次的行業整合,我覺得恐怕還得有企業,甚至包括比較靠前的企業,最後無法經營退出,才能結束。”
【3】一些企業“要賬”難,在光伏供應鏈中處於“弱勢”地位的企業壓力更大,長期被“拖欠”的企業,能熬過2025年嗎?如趕碳號科技所言,光伏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正在無聲中凋零,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曾經來過。在這一輪光伏洗牌中,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實際上是沉默的大多數,是真正為龍頭企業間競爭買單的人。光伏內卷,首先就是卷他們,有些企業甚至沒來得及發出一丁點聲音,就已經倒下。
據趕碳號科技:光伏輔材企業對客戶的賬期普遍超過了3個月。一個極端的例子,膠膜企業,竟然要252天才能收到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而某中大規模主材企業的應付票據和應付款周期,更是高達615天——將近兩年,才會“給錢”!試想,產業鏈如此激烈洗牌之下,誰能撐兩年呢?下表是趕碳號科技根據Wind統計的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特斯拉給供應鏈企業的付款周期是90天。而在光伏輔材企業海優新材、等企業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都超過了200天!在22家輔材代表企業中,隻有、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有所減少,玻璃龍頭企業持平。其他企業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周轉天數,均有所上漲。這說明,輔材企業要主材企業要錢更難了;他們若是要保證正常出貨,必須要給客戶更長的賬期才行。在供應鏈中隻有這樣的弱勢地位,企業還怎麽能生存和發展呢?
【4】大量跨界光伏企業將在新一輪殘酷洗牌中被“掃地出門”。過往數年,大量“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跨界幹光伏。近2022年,就超過大大小小100家。光伏的門檻真的那麽低嗎?是湊熱鬧式的投機迎合還是光伏“新手”的創新轉型?市場上關於上市公司紮堆跨界光伏的觀點也出現了分歧,一邊是相關個股曾經連封漲停,另一邊卻引發“不務正業”的質疑。事實證明,行情下跌,很多跨界企業生存艱難。兩三年時間,一些跨界跨行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可能還沒有來得及完全構建起來,就要麵對巨大挑戰。去年至今,行業大洗牌之下,已有超過15家跨界光伏的上市企業退出行業;大量跨界企業的項目開工之日,就是虧損之日。毫無疑問,進入2025年,伴隨產業更劇烈的市場跌宕和慘烈競爭,更多跨界光伏企業將被“掃地出門”。
【5】資本市場洗牌同步進行,很多企業登陸資本市場“遙遙無期”。在IPO周期延長的背景下,境內IPO的幾個通路,科創板、創業板、主板甚至北交所,都麵臨不少挑戰,總體上是更難了。黑鷹光伏統計發現,2024年,僅有永臻科技、、3家光伏企業在A股完成上市發行;而去年至今,已有16家光伏企業終止IPO,其中不乏已通過注冊的企業;如今還在排隊的光伏企業不到20家。同時,不少企業原本推進的股權融資計劃,也遲遲不能實施。企業終止上市申請會帶來一係列深遠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體現在公司運營、股東權益、市場信譽以及未來融資能力等方麵,這無疑會對相關企業造成階段性壓力。
慘烈的大洗牌背景下,想要進入資本市場很難,而要留在資本市場也難。去年光伏行業出現多家被“ST”的企業,包括ST陽光、ST愛康、ST航高、ST嘉寓等;6月,ST陽光成為去年光伏行業退市第一股。此外,ST愛康、ST億利、ST航高均已鎖定退市。進入2025年後,最新的消息是,2月7日,美科股份終止創業板IPO注冊申請。資本市場的“洗牌”,大量企業終止IPO,其深刻影響將在2025年的殘酷洗牌中進一步體現。
【6】中小企業難上加難,在此輪搶裝潮,加之2025下半年更嚴酷競爭場景下,大量中小企業離開行業。此輪大洗牌,政策調整,以及行業“自律”大背景下,很多中小企業生存艱難,而且很難在2025年的競爭變局下繼續支撐。2024年以來,已有29家知名企業破產,光伏終止、延期、停產的項目超過50個;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已有23萬家與光伏有關的企業顯示異常,包括注銷、清算、停業、解散等。可以預期,2025年,大量中小企業將在淘汰賽中離場或消亡。
【7】寡頭“血洗”一半以上產能,強者恒強,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誰與爭鋒?風聲鶴唳之下,綜合多維度數據,我們依然可以判斷,包括、隆基綠能、、、特變、、、協鑫、等巨頭依然主導著產業競爭的大格局和走向。比如矽料環節,2025年2月數據,在供應端月產9.2萬噸矽料中,通威、大全、協鑫等TOP4企業貢獻78%。組件環節,過去的2024年,晶科、隆基、晶澳和天合是全球組件出貨量排名前四的廠家,總共占排名前十的廠家出貨量的60%。資金儲備方麵,在所有光伏上市企業中,光伏十巨頭資金儲備合計超2200億元,其中隆基綠能的資金儲備超過500億。資金淨值方麵,隆基綠能、通威股份和晶科能源領先全行業。從未來的競爭格局和趨勢看,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依然明顯。簡言之,雙碳大時代下,2025年及以後,新一輪淘汰賽後,未來的光伏沒有弱者的空間。
【8】很多企業將死於現金流枯竭,超60%上市企業資金淨值為“負”,2025年能撐下去嗎?這次行業波動造成的虧損,規模遠遠超過以前三次洗牌。我們統計數據發現,從2020財年——2023財年,光伏上市企業累計淨利潤分別為453億、1000億、2000億和1500億。而2024財年,光伏上市企業的預期虧損超過600億,整個行業虧損可能超過800億。
注意,如今,所有光伏企業的整體負債突破3萬億!很多企業現金流早已枯竭,處於破產邊緣,很難熬過2025。黑鷹光伏統計發現,截止去年9月末,在121家光伏上市企業中,39家企業總負債規模在100億元以上,11家企業總負債規模超500億元;而169家儲能上市企業中,51家儲能企業總負債規模在100億元以上,11家企業總負債規模超500億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139家光伏上市企業的資金淨值,同比狂降85%;其中,超過80家上市企業資金淨值為“負”值。
【9】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大規模市場化並購重組不太可能在2025年出現,不利於行業整合出清。過往一年出現了一些並購重組,但基本以國有資本為主導。在當前困境下,產業各方,特別是部分當地政府也希望龍頭企業可以來接手二三線企業並極力撮合,但龍頭企業自身火燒眉毛,收購意願並不足;這種情況在2025年的競爭變局下,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隆基綠能董事長鍾寶申就曾公開表示,暫無收購資產的清晰計劃,公司尚未看到明顯機會。鍾寶申認為,現階段可供收購的資產通常債務負擔較高,如收購可能會給公司帶來較大的債務負擔,且標的所具備的產能也不是公司所需要的。
排名 | 城市 | 今天气温 |
1 | 重磅爭議:中國經濟L形底部到了嗎|中國經濟|宏觀經濟|L形馬駿:中國經濟已顯複蘇跡象 評級機構過於悲觀|馬駿|中國經濟|評級機構 | 23~26 ° |
2 | 習近平亮出五大錦囊 帶領中國跨越三大陷阱|習近平|三大陷阱|贏民心4月規上工業增速6.5%表現穩健 工業機器人產量增五成|機器人|產量|增加值 | 23~25 ° |
3 | 任澤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和股市呈雙L型|宏觀|債市|金融PPI快速上漲:全年通脹壓力仍溫和 貨幣政策易緊難鬆|PPI|CPI|貨幣政策 | 23~25 ° |
4 | 發改委:目前城鄉消費支出差距2.4倍 差距就是潛力|消費|差距|潛力三季度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專家預計經濟增速將維持6.5%|製造業|PMI|民間固定資產投資 | 23~25 ° |
5 | 8月多項經濟數據將公布 央行或慎用降準降息工具|貨幣政策|央行|財政政策高善文:金融去杠杆將持續數年 不可能在短期內完成|高善文|金融|去杠杆 | 23~25 ° |
6 | 匯率貶值+資金麵擾動 央行降準概率增加|央行|資金麵|降準央行時隔12日重啟逆回購 7月資金麵易緊難鬆|央行|收益率|貨幣政策 | 23~25 ° |
7 |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2017通脹壓力不可小視|尹中卿|實體經濟|CPI陝西通過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 將上報部委|陝西自貿區|胡和平|自由貿易 | 20~25 ° |
8 | 央行放量續作MLF 加大中長期資金投放力度|央行|MLF|流動性6月份CPI同比漲1.5% 貨幣政策預計維持穩健中性|貨幣政策|CPI|流動性 | 20~25 ° |
9 | 7月資金麵寬鬆 央行重回淨回籠|央行|逆回購|貨幣政策春節成交重挫71.1%!央行周末“變卦” 樓市將何去何從? | 17~25 ° |
10 | 專家預計2017年CPI壓力溫和 貨幣政策基調不變|CPI|PPI|通脹國慶節感受中國智造:公路骨架完善 民航強國崛起|高鐵|共享單車|高速公路 | 12~25 ° |
1 | 19省一季度GDP排行出爐 重慶同比增幅全國第一|gdp|重慶黨報:目前中國貨幣政策麵臨的外部衝擊正趨於減弱|貨幣政策|靈活|吳文鋒 | -24~-12 ° |
2 | 人民日報:5月經濟平穩向好有支撐 生產需求穩定|平穩|經濟|生產央行PSL發放本月起常態化 定向寬信用降準或推後|央行|PSL|降準 | -24~-9 ° |
3 | 央行公開市場操作2600億 淨投放規模不斷擴大|央行|淨投放|利率李稻葵:資本被稱為妖精說法過頭了 企業家要敬畏|李稻葵|實體經濟|減稅 | -23~-12 ° |
4 | 機構預測6月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工業增加值增速下降|梁紅|房地產|連平個人購匯無需糾結 業內人士建議:隨行就市量需而行|外匯|人民幣匯率|升值 | -23~-8 ° |
5 | 沈建光: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放緩 但不會大幅滑坡|中國經濟|經濟增速|通貨膨脹周小川:靈活適度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保持金融穩定|周小川|貨幣政策|金融穩定 | -20~-8 ° |
6 | 國庫現金定存利率飆至兩年半新高 中標利率4.51%|央行|國庫|商業銀行央行開展1300億逆回購 本周5900億到期|央行|逆回購|利率 | -20~-8 ° |
7 | 製造業PMI延續平穩擴張態勢 高端製造業加速擴張 |製造業|價格指數|態勢中國降杠杆債轉股 專家:救活不救死|降杠杆|債轉股|國有企業 | -20~-5 ° |
8 | 前兩月全國財政收入增14.9% 地方財政收入增11.1%|稅收|財政部|PPI方正宏觀評PMI數據:重新回到景氣區間經濟確認回升|投資|地產|pmi | -19~-10 ° |
9 | 通脹平穩PPI或已見頂 貨幣政策暫無收緊迫切性|逆回購|貨幣政策|流動性專家:中國供給側改革是長期投資 短期刺激難治本|供給側改革|短期刺激|中國經濟 | -18~-12 ° |
10 | 任澤平點評11月經濟數據:工業生產平穩 地產投資回落|任澤平姚景源:中國經濟全年增長目標可以實現|中國經濟|經濟增長|實體經濟 | -18~-10 ° |
排名 | 城市 | 今天空气 |
1 | 薑超點評貨幣政策報告:低M2增速或成新常態|薑超|貨幣政策|商業銀行2016年首設經濟增長區間6.5%-7% 更注重轉方式調結構|李克強|GDP|經濟增長 | 7优 |
2 | 易綱:中國將保持匯率基本穩定 絕不打貨幣戰|易綱|人民幣匯率|實體經濟深圳發布升級版限價令 通過政策調控去除房地產泡沫|房地產|限價令|深圳 | 7优 |
3 | 央行:創新調控思路和方式 貨幣政策穩健中性不變|央行|貨幣政策|實體經濟曹遠征:中國經濟將平穩實現動能轉換 沒有出現新周期|曹遠征|鋼鐵|國有企業 | 7优 |
4 | 社科院專家:如何化解產能過剩決定未來財政收入趨勢|財政|產能過剩薑超點評8月經濟數據:經濟周期向下 滯脹陰霾再現|地產|工業品|零售 | 7优 |
5 | 2016年CPI漲幅或在2%左右 大宗商品價格猶有上行空間|CPI|連平|大宗商品7月份製造業PMI跌破榮枯線 非製造業PMI保持向上勢頭|PMI|製造業|市場需求 | 7优 |
6 | 馬光遠:對衝經濟下行壓力是貨幣政策重要目標|貨幣政策|經濟下行|通貨膨脹李克強: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李克強|現代農業 | 7优 |
7 | 人民日報刊文評北京新總規:意義非凡 權威性至關重要|人民日報|總體規劃|新北京專家認為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宏觀經濟|中國經濟|經濟發展 | 7优 |
8 | 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環比下跌0.5 經濟仍穩定增長|製造業|PMI|就業44城加入限售名單 樓市從事後管控轉向預期管控|房地產|去庫存|消費貸款 | 7优 |
9 | 8月份CPI今日公布 機構預測漲幅低於2%創年內新低|CPI|食品價格|物價失業保險金標準再上調 將提至最低工資標準的90%|基金|失業|人社部 | 7优 |
10 | 中央黨校教授:中國經濟在供給側改革大旗下步穩蹄疾|房地產|實體經濟|結構性百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揭曉:施一公獲生命科學獎|施一公|許晨陽|潘建偉 | 7优 |
1 | 中央黨校周天勇:向高收入衝刺的失敗國家有五大問題|周天勇|金融市場|金融體係IMF上調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預期|中國經濟|IMF|經濟增長 | 381严重 |
2 | 申萬宏源:預計5月工業生產放緩 投資和消費保持平穩|監管|經濟數據|政策任澤平:央行主動縮表旨在金融去杠杆|縮表|央行|資產負債表 | 324严重 |
3 | “瘋狂的樓市”遇上新京八條:期待引導房市回歸理性雙引擎助力中國經濟繼續前行 將以投資拉動為切入口|中國經濟|宏觀經濟|金融改革 | 273重度 |
4 | 統計局原副局長:產業、需求和收入分配結構繼續改善|許憲春|製造業|百分點央行放量逆回購難改緊平衡 資金麵壓力仍存|央行|資金麵|公開市場 | 270重度 |
5 | 華創債券:銀行去杠杆仍在進行 貨幣政策未轉向寬鬆|貨幣政策|去杠杆|央行按揭貸款獨撐7月新增信貸 “M1-M2剪刀差”仍在擴大|房地產|按揭貸款|信貸 | 269重度 |
6 | 劉煜輝:“空中加油”的新周期還是滯脹的“桑拿房”|劉煜輝|金融改革|通貨膨脹央行連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 或將強化宏觀審慎監管|央行|貨幣政策|流動性 | 257重度 |
7 | 2016年全國財政收入增速再創新低 因政策性減收較多|增值稅|房產稅|資源稅海通證券:房價泡沫或隨時破滅 建議配置轉向金融資產|房價|金融資產|PPI | 256重度 |
8 | 經濟三季報:工業增速趨穩 服務業高位放緩|房地產|製造業|服務業朱民:特朗普政府政策為全球經濟帶來不確定性|朱民|特朗普|全球經濟 | 229重度 |
9 | 專家:經濟增速緩慢回落 去杠杆下貨幣增速創出新低|A股市場|融資|結售匯三部委: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推廣 | 229重度 |
10 | 貨幣政策且看且行 未來降準仍存可能|貨幣政策|降準|資金麵野村趙揚:貨政仍需寬鬆 年底央行或降息25個基點|貨幣政策|寬鬆|匯率 | 226重度 |
友情链接: